欢迎访问北京新闻网网站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招商加盟 民生新闻
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
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
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
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
法治生活 男性健康
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
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
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
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
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
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
今天:
湖北分类网
  • 开心二手网
  • 027军事网
  • 武汉热线
  • 陕西教育网
  • 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经济新闻 >

    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院长李伟:郭树清新政 资本市场第三次大变革

    时间: 2013-12-31 04:44 作者:威展 来源:网络整理 点击:

    字体大小: 正文

    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院长李伟:郭树清新政 资本市场第三次大变革(2012-05-13 10:11:14)

    标签:

    分类:理论探讨技术分析

    郭树清新政 资本市场第三次大变革 时间:2012年05月13日 07:00:08中财网
      自去年郭树清主席履新中国证监会以来,短短的半年时间,各项重大监管政策密集发布,其力度之大,效率之高,涉及问题之广泛,前所未见。为资本市场带来阵阵清凉的新风。被市场亲切地命名为"郭树清新政"。
      那么,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郭树清新政呢?从看似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监管政策中,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监管逻辑?我们看到了新政背后什么重大意义?近期在北京举办的《变革与突破--中国地方养老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研讨会》上,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院长李伟先生在演讲中,就郭树清新政首次提出了一个新名词:"第三次大变革"。
      郭树清新政,为什么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三次大变革?这个问题,应该如何来进行理解?前面两次大变革又应该如何来界定?前面两次大变革和第三次大变革的历史传承关系会如何?就这些问题,本报记者专访了李伟先生。
      每经记者 刘明涛 发自成都
      NBD记者(以下称NBD):李院长,我们该如何开始这次采访呢?你向来喜欢散文式浪漫化的笔法来写文章,不喜欢枯燥沉闷的为文方式,那要不,我们先来"贫"几句?
      李伟(以下称李):那就浪漫几句吧。在谈论如此重大的题目之前,轻松一下很好。
      NBD:那你请。
      李:2011年的年底,中国股市在一路暴跌中,向2100点进发。股价像自由落体一样下坠,市值像雪崩一样消融,广大投资者瑟瑟颤抖着。凄风苦雨之中,中国资本市场走来了一位新人物,他临危受命,但看起来却儒将风范、文质彬彬,他就是郭树清。市场在观望,投资者在疑问:他能挑起中国资本市场的这副重担吗?中国股市在10年涨幅为零后,会不会再次沦为"割肉清仓"的境地?
      NBD:哈哈哈,那结果呢?
      李:结果你看到了,股市已经连续反弹4个月了--呵呵,这句是开玩笑的。儒将风范的郭主席上任伊始,高调亮相,频频演讲,给冰冻般的资本市场,带来亮色和新风。人们在观察着,议论着······现在,大家看到了,大刀阔斧、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,密集来临。人们在传诵一个崭新的名词:"郭树清新政"!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之年,终于来临。
      NBD:李院长,你这浪漫式的演说,很有感染力呢。那我们言归正题吧。
      李:其实我们已经讲到正题了。
      NBD:在《每日经济新闻》研究院的内部会议上,你几次提到,目前的郭树清新政,本质上是中国证券市场的"第三次大变革"。这次在北京的《变革与突破--中国地方养老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研讨会》上,你正式宣讲了你的这个观点。既然这次是"第三次大变革",必然历史上就应该还有两次大变革。其实,至今为止,市场应该不是太明白前面有哪两次大变革?能详细阐述一下吗?
      第一次大变革:革的是"机构"的命
      NBD:请问,你认为的第一次大变革,是什么时期,是变革什么?
      李:概括地讲,第一次大变革,发生于2002年~2004年底,主要是对当时证券市场的主体机构,进行的一次大整肃和大革命。
      NBD:怎么讲?
      李:我们都知道,有场内正式交易纪录的资本市场的历史,始自1990年。作为A股最早的一批投资者,我们都非常清楚,从1990年到2000年,这段时期,本质上是股市的蛮荒时代,在市场法制上是 "无法无天"的(除了极其分散而且为数很少的规章以外,几无法律可言。第一部《证券法》正式实施是在1999年7月1日);在市场运行上,机构鱼龙混杂,操纵横行,包括券商信托等在内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大小机构,成为横行市场的虎豹豺狼,广大散户投资者就是被猎食的羔羊。那个时候,参与这个市场,无异于探身龙潭虎穴。因此,我们说,这10年的市场,它都不能叫新兴加转轨,那就是一个原始状态的混乱市场。
      NBD:这与第一次大变革,能有关系吗?
      李:那关系可密切了。没有这种蛮荒特征,就没有第一次大革命。
      这种情况,演绎到极致,终于在2000年开始爆发了,就像化脓的毒疮,2000年开始破裂。首先爆发的是基金黑幕事件,基金黑幕的爆发,在当时,是令人震惊的,可谓惊天动地。因为,那个时候,市场是把新基金作为市场的稳定力量和建设者来看待的。其实,早间已经有基金操纵市场的传闻。只是由于封闭得太严实了,无人能一窥真相。是《财经》戳破了这个天窗,当然也成就了《财经》的英名。基金黑幕后,紧接着是券商黑幕和券商危机的集中大爆发(主要表征是:证券公司全行业连续亏损,资金缺口巨大,挪用客户资产、普遍违规坐庄等)。中间夹杂着类似"银广夏""郑百文"这样的超级上市公司黑幕。
      NBD:感觉股市一团糟?
      李:那岂止是一团糟!当时我们就感觉市场彻底完了。当然,市场行情也就在2001年6月见了此后5年的顶点--2245点,随后就是长达4年的超级大熊市。实际上,回过头来,可以看到,中国经济真正的高增长期,恰恰是在4年大熊市时期。所以,很多时候,宏观经济的好坏,是不能和股市行情趋势进行绝对一对一的配比的。
      NBD:你的意思是:是当时的各种黑幕的爆发,带来了4年大熊市。
      李:当时各类机构的各种违法违规事件的集中爆发,再加上后来大规模的整治,股市行情从何而来呢?当然,由于如此,也带来中国证券市场的"第一次大变革"。
      NBD:这次大变革,就是对机构的革命?
      李:对的。第一次大变革,革的是"机构"的命。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,作为掌握了强大信息平台和强大资金平台的参与者,他们的行为和理念,直接影响市场的发展。所以,在基金黑幕和券商危机集中爆发后,2002年开始了对基金公司的规范治理,2003年下半年,又开始对券商"刮骨疗毒"式的大规模综合整治。
      三年间共处置了30多家高风险券商,指导重组了近20家风险券商。券商监管完成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的转变,券商的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初步建成。
      NBD:这第一次大变革后,券商走向了正规化?
      李:不要小看这次机构大革命。如果没有这次对机构的重大整治,券商可能在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再次被推向崩溃边缘。发轫于2006年2月的美国金融危机,在2008年进入高潮,在这波山呼海啸的海外金融危机中,中国的证券公司没有出问题,不得不说,都得益于这次的"机构大革命"。
      第二次大变革:革的是"上市公司股权分置"的命
      NBD:那我们继续说说第二次大变革吧。你如何阐述?
      李:机构的厉行整肃工作初步告一段落后,证券市场最大的问题,依旧没有得到解决。其实,从1999年以来,我们多次写文章都提到:中国证券市场有两个"毒瘤",也叫"癌症"。其中之一,就是股权分置。只不过,那个时候,"股权分置"这个词汇,还没有大规模出现,人们更愿意说的一个词汇是:"全流通问题"。"全流通问题"既是市场的心病,也是市场肌体的癌症。每一次的暴跌,几乎都与这个词汇有关系。
      NBD:怎么讲?
      李:全流通问题,可以说,是一切市场违法违规问题的"源头"。一个简单的常识:这个市场的股份,有近80%的筹码被人为锁定。却只有区区20%的筹码在流通。全部的市场价格,都由这20%的筹码所决定和创造。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基本上与他公司的股价,没有任何关系。一家小小的机构资金,也可以撬动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,如此容易操纵的市场,如果没有操纵行为发生,那就违反了经济学的一般常识。这确实是一个罕见的奇特现象。虽然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,可是,它确实是一切不规范的根源。
      NBD:于是2005年夏季开始了股权分置的改革。
      李:其实,解决全流通问题,不是从2005年开始的。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,就一直在试图解决。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,因为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让全体投资者都接受的好办法。2005年夏季,股权分置改革终于登上历史舞台。采用大股东让渡一部分股份给流通股股东,从而换取股份流通资格,成为在当时条件下的一种各方基本接受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。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,彻底改变了市场的生态。
      NBD:最关键的是,市场的癌细胞之一,被割除了。
      李:我们认为,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,是市场的根本性变革之一,怎么评价都不为过。尽管当初在制度设计上,现在看来,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,留下了后遗症。但是,毕竟是把一个毒瘤,给割除了,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"大变革"。这个是问题的根本。
      NBD:你多次谈到,这两次大变革,与2006年~2007年的大牛市,息息相关?
      李:是这样的。我们认为,2006年~2007年,这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,直接肇始因素,就是这两次前后相接的股市"大变革"。"制度大变革"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,是无法想象的。
      尽管我们国家经济的超快速增长期,是在2002~2005年。2006年实际已经进入放缓的阶段。但是,由于股市制度大变革带来的超级效应,直接提升了投资者对股市的正向心理和信心。在信心的强力支撑下,全社会各个角落的资金纷纷涌向股市,股市随后掀起滔天巨浪,也不奇怪。
      第三次大变革:革的是"市场运行机制"的命
      NBD:你前面详细阐述了你理解的前两次大变革,是不是为了论述"第三次大变革"铺路?
      李:没有前两次大变革,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发展。当然,也就没有第三次大变革。但是,我们要深刻的看到:即使经历了前两次大变革,我们的市场,仍然是一个不完善的、不规范的市场,仍然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。前面两次大变革,解决了很多老问题,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,又由于,在很多根本性的问题上,根本没有继续进行改革,市场再次陷入一种恶性循环,很多遗留的老问题,夹杂着新问题继续危害市场肌体,继续毁损着投资者脆弱的信心。当然,也继续吞噬着投资者的财富。
      NBD:你的意思是,改革不彻底?
      李:还不仅仅是不彻底的问题。事实上,从第二次大变革结束之日,2007年开始,股市的改革,事实上停顿了。我们可以看到,近5年以来,市场的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。
      NBD:改革停滞了?
      李:我们刚才谈到了,困扰市场的有两个毒瘤,其中之二,就是退市机制。退市机制,我们喊了多少年了?A股市场22年了,这个市场退了几家上市公司?一个市场,如果只有进入者,而不会有退出者,而进入的上市公司中,掺杂造假混进来的又很多。这就好比一个水池,很多鱼被投放进来(当然其中很多是得了瘟症的),而且持续不断地被投放进来,但是,病鱼或者死鱼,它们始终要占据着池塘,又不能被拖出去,久而久之,恶臭难闻,而恰好又给那些喜好污水的浮游生物们,提供了丰富的腐殖质营养。你想想,这个池塘的水,能鲜活清亮吗?
      NBD:比喻很形象。
      李:为什么中国股市这么多年,蓝筹股始终得不到投资者 (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)的重视?为什么绝大多数的机构和所有的散户投资者,都喜欢疯狂追捧垃圾股重组股?垃圾股和重组股的PE有多高?而蓝筹股长期遭受冷遇?为什么在中国股市,这么多年来,总是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?都在于市场退市机制的不完善。
      由于监管机构过度放纵了这个市场的"坏孩子",既然这个市场人人都喜欢"坏孩子",既然喜欢了"坏孩子"都会得到惊人的好处和利益,那谁还会去当好孩子?谁还会喜欢好孩子呢?趋利性,是资本的天生本性。
      这个市场甚至演绎出了如此的一个现象:最顶尖级的、最牛的基金经理,却是研究和投资重组股的顶级高手。他可以在上一个季度里说银行股好而买入银行股,却在下一个季度里,就悄无声息地大量减持掉银行股。但是,在重组股里,却可以坚守1年甚至2年!这种效应,是市场的喜呢?还是市场的悲呢?
      NBD:确实是如此。再比如呢?
      李:那我又给你举例:股改后这5年带来的一个最坏的负效应,就是内幕交易空前大量增加了。这几乎成为这个市场的最新产生的大毒瘤(虽然以前也一直有,但是无法和股改后相比)。根本原因是,股改后,产业资本以交易者的全新身份,进入了二级市场。他们单独或者与金融资本合谋,利用他们自己掌握的内幕信息,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收益。内幕交易最直接的后果,就是在二级市场,赤裸裸地掠夺广大散户投资人的财富。
      NBD:所以,郭主席上任伊始,就说股市有太多小偷?
      李:我个人觉得,这些广泛而普遍的内幕交易者,还不是小偷这么简单,他们简直就是证券市场的江洋大盗。内幕交易的最大后果,表面看起来,是"偷钱"的问题,实际上根本的问题却是:"偷心"。它把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偷走了,把广大投资者的良心也偷走了--人人都在做梦希望能有内幕交易的机会!这就是市场道德败坏的根源。
      NBD:应该没有人如此深刻的理解过这个问题吧?很令人警醒。其他的还很多?
      李:很多,还有诸如股改以后面临全新的市场形态下,IPO产生的新问题,包括PE腐败,突击入股,造假上市。不一而足了。
      NBD:那是不是2007年后,这4年大熊市的根本原因?
      李: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前两次大变革之前,市场也经历了4年大熊市。我的意思是说,从2007年底以来的这4年的大熊市,在非常非常大的程度上,是这一系列弊端的结果。
      NBD:能对这所有弊端进行一个总结吗?
      李:很简单,通过逻辑地分析这所有弊端,归结到一句话:那就是,"市场运行机制"出了问题。从市场的"入口处"IPO制度开始;到市场的运行核心内部(内幕交易,股价操纵,老鼠仓,强制分红制度缺失,交易税费昂贵);再到市场的"出口处"。这一整个市场运行机制的链条,出现了问题。
      NBD:绕了一大圈,我终于明白了你说的"第三次大变革"的本质含义了。
      李:是的。我的意思就是:第三次大变革的本质,就是对"市场运行机制"的大变革,更是革命。这次革的是市场运行机制的命。
      NBD:所以,这就是你所说的:郭树清新政,本质上是中国A股市场的第三次大变革?
      李:就是这个逻辑。我要声明的是:我们从来不喜欢玩弄概念。也从来不喜欢制造概念。这次也不例外。我们所以把郭树清新政,定义为第三次大变革,是因为,郭树清新政的每一个政策,每一个制度设计,都是为了清洁和规范这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来的。而且解决的都是困扰股市的最根本性的问题。而且我们坚信,如果这些问题,按照现在的监管思路,一以贯之地解决下去,这就是对市场的根本性变革。这个市场就会变好。
      NBD:能否详细说明第三次大变革的内涵。
      李:我上面已经把背景说了,内涵其实就全部出来了。
      首先在市场入口处:证监会发布的新股发行改革办法,这是在根本上解决目前新股发行中的沉疴。以往的IPO,实际上是上市公司控制人以拼命圈钱为最终目的,新的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,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,把融资总额作为监管目标,促使发行人把公司更多管理权交还给市场,交还给机构投资者。从而在上市公司治理上,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,可以从"用脚被动投票"向"用手主动投票"过渡。这应该是根本性的变革。关于这个问题,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先生,有过最为精辟的解读,发人深省!洪磊先生的解读,发表在昨日(5月11日)《每日经济新闻》03版的头条上。大家可以去参看。
      其次,在市场的内部运行机制上,一系列重大变革政策相继出台。严打内幕交易,对内幕交易零容忍;上市公司强制分红 (这一点尤其重要,这对投资者不靠二级市场博取差价获取稳定投资回报,从而让市场良性运行,将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。特别是对中国地方庞大的养老金入市,奠定市场制度基础);大力引入和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;降低交易税费。这一系列关于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的举措,招招直击要害。
      第三,在市场的"出口处",就是退市制度的改革了。很短的时间,创业板和主板相继在建立和完善退市制度。这是从根本上建立一个良性运行市场的根本!其意义,想必就不用我说了吧。
      NBD:看来逻辑顺序很严密。总结起来,这场市场机制的革命,会产生什么样的根本影响?
      李:这场市场机制的彻底变革,将产生两个对中国股市的根本影响:一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股市毒瘤,将一去不复返;二是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,将一去不复返。
      NBD:这场变革,和前两次变革有什么逻辑联系?
      李:第三次大变革,是在前两次变革基础上自然演进的更高层次的革命,将为股市带来一个投资的崭新时代。当然,这个变革,才刚刚开始。雄关漫道真如铁!后面将会如何演进,我们也将拭目以待。
      第三次大变革,会带来一波大牛市吗?
      NBD:前两次大变革,带来一次超级牛市,那你认为这第三次大变革,会否带来一个大牛市?
      李:如果我们直接就把这次变革,和股市的牛市进行一个简单的逻辑连接,或者逻辑联想,那我觉得,我们就低估或者"世俗化"地理解了这次大变革了。
      NBD:但是人们往往就是这样世俗或者急功近利?又或者人人都有这种美好的联想,这是错的吗?
      李:追求美好的事物,都没有错。如果你实在真要这么说,那我也可以对你讲:郭树清新政,已经在市场起到了良好的市场效应,得到了市场的拥护。因为,伴随着新政,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4个月了。当初人们嘲笑郭树清是蓝筹股的股评家,可是,现在蓝筹股确实受到了机构的青睐,进而获得整个市场的青睐。两只沪深300ETF惊人的申购量,不是明证吗?
      NBD: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,是否会带来一波牛市?
      李:你扭着这个问题不放。我也只能这么来对你讲了。
      第一:一个大规模的市场制度变革,必然会对市场的整体运行,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。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如果(记住,我说的是如果)这个变革,能够加以实实在在的不折不扣的演进和实施,那市场会变得越来越规范,赚钱效应会逐渐聚集,仅仅靠持有公司股份就能获得高于银行利率的收益的话,那为了博取短期价差的行为就会减少或者遏制。这也会对市场的稳定和长期向好,奠定基础。一句话,这样的制度变革,会有效封杀市场的向下空间。因为,就市场制度本身带来的系统性风险,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化解。那么,长期的牛市,就是可期待的。
      第二:如果要整体产生一波牛市,那还得看其他多种因素的交错影响。包括宏观经济的影响,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,产业政策和行业的影响,甚至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等等。在目前国内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,欧洲债务危机长期持续得不到缓解,地缘政治热点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,如果你希望立即有一个非常大的牛市,可能会不很现实。
      第三:任何重大的变革带来的市场的变化,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。制度变革一旦结合了其他各种向好的因素产生合力的话,那一波超级牛市,也就呼啸而来了。
      我相信,这一天,一定会来。而且为时不会太远!
      NBD:谈了这么多,你累了。谢谢你!(每日经济新闻)

    导读:
      郭树清新政
      郭树清新政 资本市场第三次大变革
      郭树清如何保护投资者
      保护傻钱才是好股市
      第三次变革之IPO新政研究:让用手投票成为主流
      第三次变革之退市制度研究:南郭先生退出市场
      第三次变革之运行机制研究:四大药方
      机构起死回生 股改割除毒瘤
      第三次变革能否带来大牛市
      叶檀:第三次大变革 有了市场与公平内核
      蓝筹股要活
      第三次变革之投资策略:不死鸟要死
      机构出手 蓝筹股春天快来了
      私募精准减仓 调整期蓝筹最安全
      稳分红利好股市
      "铁公鸡"时代将结束 稳分红利好股市
      44家公司十年来从未现金分红
      警惕次新股大比例分红 11股暗存大股东套现风险
      现金分红六千亿 四角度掘机会

    [第01页][第02页][第03页][第04页][第05页][第06页][第07页][第08页][第09页]
    [第10页][第11页][第12页][第13页][第14页][第15页][第16页]>>下一页

    阅读(--) | 评论(--) | |

    前一篇:政策面经济面资金面三大层面共振 造就A股大牛市 政策面从"量变到质变"

    后一篇:中日韩三国正式签署投资协定 温家宝提出四点建议 中财网

    评论

    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

    国际新闻

    更多>>

    民生新闻

    更多>>

    最新文章

    推荐文章

    关于我们 | 机构介绍 | 报社动态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 查询系统
    Copyright©2014 http://www.168aaa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北京新闻网 企业信息
    【免责声明】本站新闻均为转载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对文章观点有异议或持有反对意见,请及时联系客服处理,谢谢!QQ:501734467